2025年8月7日“链兴烟台·品牌增动能”主题系列记者见面会-绿色建造产业链专场文字实录

发布日期:2025-10-24 11:57:05来源:贝博足球app平台浏览次数:

  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8月7日召开“链兴烟台·品牌增动能”主题系列记者见面会-绿色建造产业链专场,邀请了烟建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文爱武,飞龙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宋健,惠晟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涛,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今天是“链兴烟台・品牌增动能”主题系列记者见面会第二场,我们聚焦绿色建造产业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邀请了3家烟台绿色建造领域的企业负责人与大家共话“好房子·烟台造”的创新实践,共推高品质城市建设的“烟台样板”,携手为烟台建设绿色低碳高水平发展示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本场见面会的企业家代表,他们是:烟建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文爱武先生,飞龙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宋健先生,惠晟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涛先生,请他们与大家进行交流分享。

  烟建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52年,是主要是做国内建筑业、国际业务、房地产、资本运营等业务的大型综合公司集团。企业具有建筑工程设计甲级,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特级,市政、公路、机电一级等30余项资质。施工范围覆盖山东省16地市,涉及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遍布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等40多个国家。

  公司曾受国务院嘉奖,荣获10项“鲁班奖”、18项“国家优质工程奖”,8项“国家级科技及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近百项“泰山杯奖”,授权专利297项,省级以上科技奖项552项,主参编标准17项;是全国优秀施工公司、全国文明单位。

  烟建集团作为我市绿色建造产业链链主企业,积极做出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深入贯彻落实各级政府部门有关绿色建造要求。在绿色设计方面,研究装配式建筑等设计方法,构建绿色设计标准体系;在绿色施工方面,全面落实“五节一环保”措施,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绿色建材方面,持续壮大混凝土制品、聚和建材、合力科技等专业公司,快速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加大新产品研究开发力度,优化和丰富产品体系;同时,加强智能建造应用场景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集成创新应用,促进建筑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目前,烟建集团拥有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首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认定,业务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未来,烟建集团将继续推动建筑业绿色转型,为我市“绿色低碳高水平发展示范城市”建设贡献更多烟建力量。

  飞龙集团是烟台一家本土企业,创立于1984年,至今已有41年的发展历史。自创业之初,企业就提出了“振兴企业、共同富裕”的宗旨,最初只有二十几人的建筑公司,已发展为综合性集团化企业。

  集团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一是1984年-1991年的创业初期,我们以“诚信、优质”奠定发展根基;二是1992年-2003年的产业拓展期,我们以多业并举构筑全产业格局;三是2004年-2014年的转型升级期,我们以提质增效促进集团化发展;四是2015年至今的创新发展期,我们以党建领航赋能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目前,集团拥有的10多个控股子公司,员工2000余人,业务涵盖地产开发、工程建设、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科学技术研发、物业服务、国际贸易、酒店餐饮等。

  近年来,在市、区两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全力支持下,飞龙集团以绿色低碳为引领,促进行业数字化发展,在高品质住宅、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智慧施工、绿色建材、智能制造等领域,持续开拓创新,系统构建“研发-生产-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尤其在超低能耗门窗、超低能耗建筑等方面走在了我市建筑行业前列。

  下一步,我们将锚定“打造绿色建造全产业链工程服务商”定位,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重点突破绿色建材、智能建造、零碳建筑等前沿技术,同步推进工程项目施工数字化管理平台升级,为烟台市打造绿色低碳高水平发展示范城市贡献更多企业力量。

  大家好!我是山东惠晟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涛,创业20多年来,我一直深耕于建造事业当中,见证了我国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变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对建筑品质和建设效率也要求更高,迫使现在建筑行业重新审视我们的建造模式。传统建造方式的局限性,如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已经没办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

  绿色建造是时代趋势,山东惠晟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做出响应国家 “双碳” 战略,大力推动绿色建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自2018年成立,山东惠晟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新型建筑工业化企业,始终致力于现代建造技术创新与应用,涵盖BIM设计与应用、装配式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智能建造、创新研发等产业链关键环节,致力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建造和建筑工业化转型升级。

  目前为止,惠晟已成功创建了5大核心绿色产品及技术体系:①和春筑品牌系列的全装配化低层房屋技术体系和住宅产品;②装配式内部装修集成技术体系和乾卫环保装饰面板;③建筑外围护一体化技术体系和多功能一体化外挂墙板;④装配式地下车库技术体系与应用;⑤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研发与生产。

  这些产品服务于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灾后重建、养老配套、房子改造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效益。

  举一个代表性的例子,一栋300平米三层住宅,主体10天就可以交付,精装20天交付,相比较传统建造方式,工期更快、成本更低、质量更高、更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

  这一切都源自于我们坚持技术创新工作不动摇,引进领军人才,依托企业研究院,联合知名科研院校,重点攻关多项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技术。

  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首批山东省建筑业全产业链条龙头骨干企业。共计获20多项国家级及省市级的荣誉称号。

  获得软著专利近50项,主编及参编国内外各类标准7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3项。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装配式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与绿色建造技术,让更多的人享受建筑科技带来的智能、便捷与美好!

  下面,欢迎记者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名称,请大家举手示意我。

  建材的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同时其生产的全部过程也是建筑业节能降碳的主战场,请介绍一下烟建集团在绿色建材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烟建集团下辖装配式预制构件、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节能门窗等多家建材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高品质预制混凝土结构物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预拌砂浆、特种砂浆、装饰涂料、高品质节能门窗、高效保温材料及现浇结构保温一体化墙板等绿色低碳建材产品,产品的质量广受好评。基本的产品均已获得三星级绿色建材认证和节能认定,入选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为推广绿色建材奠定了良好基础。

  各单位积极开发新产品,不断丰富产品体系。混凝土制品分公司紧跟我市海绵城市发展机遇,联合高校研发了结构透水砖并成功投放市场;同时,还加强与友商的合作,积极推广大模内置保温体系和预应力钢管桁架叠合板等。聚和建材公司聚焦细分市场,先后研发成功了水包水、水包砂装饰涂料和隔声保温砂浆、瓷砖粘结剂等特种砂浆。装饰幕墙分公司建成投产我市最大的聚氨酯门窗数控生产线。

  公司重视生产技术改造,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和码垛机器人,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装光伏发电系统,降低了电力资源消耗;建成建筑固废处理生产线,推进固废综合利用,研究开发再生骨料预拌砂浆,并将剩余的粉尘和废渣加工成水泥砖,基本实现了建筑固废的零排放,全面减少了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碳排放,极大的提高了建材的绿色生产水平。

  作为烟台绿色建造产业链链主企业,飞龙集团自主研发的超低能耗门窗在产业链中有什么重要意义?它又如何成为践行“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门窗是建筑能耗的主要环节之一,其传热损失和空气渗透约占建筑总能耗的50%。因此,提升门窗的节能性能是降低建筑能耗的关键途径。

  其次,超低能耗门窗明显提升建筑品质与居住舒适度。优质的隔热隔音性能可有效阻隔外界噪音和极端温度波动,提高建筑的保温性和静音效果,改善人居环境。同时,我们严格选用低VOC密封胶、无甲醛胶条等环保材料,确保室内空气质量健康安全。

  第三,超低能耗门窗促进产业链协同升级。在上游,我们推动铝型材、玻璃、密封材料等供应商向绿色化、高性能化转型;在下游,我们的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超低能耗建筑及被动房等高端市场,提升建筑整体可持续性。

  超低能耗门窗助力智慧建筑与可持续发展。通过智能化集成,如自动遮阳、风雨感应等功能,我们的门窗可与智能家居系统无缝衔接,逐步提升建筑的节能性和智能化水平,推动行业向低碳、高效、智慧化方向发展。

  飞龙集团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以超低能耗门窗产品为突破口,充分的发挥产业链链主企业的引领作用,推动建筑行业全链条低碳转型,为“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我们将以更高性能的节能门窗产品助推烟台市绿色低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通过提升建筑能效、降低碳排放,为烟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作出贡献。

  请问潘总,山东惠晟作为一家新型建筑工业化企业,在您创业的过程中,有咋样的经验跟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下?

  创业20余年来,公司从一家传统施工公司,成功转型为集技术创新与绿色建造优势于一体的新质生产力企业。公司抢抓“绿色低碳”发展机遇,通过全过程不断的技术创新,推出了适应不一样市场需求的新型建筑工业化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总结有以下几点。

  第一、惠晟科技从始至终坚持科技兴企、创新驱动,研发投入占比从始至终保持10%及以上。通过创立研发技术中心作为企业科学技术创新平台,通过深入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断攻克坚持建筑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公司以“技术创新、工艺升级、精细管理、品牌建设”为主线,在行业内率先开创了混凝土结构全装配化房屋技术体系和建筑外围护一体化技术体系等,成为国家认可、社会认可、百姓认可的优质企业。

  第二、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显著。烟台·牟平海屿公元,采用装配式地下车库技术体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由山东惠晟承接的烟台市蓬莱体育场近3万人清水混凝土预制看台工程吊装完成,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烟台市国税局项目室内装修,整体装配率达90%,该项目荣获山东省建筑装饰装修“泰山杯”奖。我们的乾卫·装饰面板系列新产品,已通过国际权威机构SGS检测,已出口美国。正是因为这一系列创新技术的积累和项目落地,极大增强了公司信心和决心。

  第三、坚定不移的实施“走出去”的发展的策略:公司正积极深化省内外市场拓展成果,与众多项目达成合作备忘录,不仅在合作范围上持续拓宽,更是在合作深度上不断挖掘。同时随着国际化战略的持续深化与推进,惠晟科技不断强化海外市场布局,成立国际业务部,积极主动“扬帆出海”。

  烟建集团持续推进绿色施工,以科学技术创新和试点示范为抓手,积极探索和推广绿色实施工程技术,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了资源消耗,最大限度降低对旁边的环境的影响,持续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公司先后承担住建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5项,获得国家级、省级绿色施工示范工程28项,参编相关行业区域标准8项。目前,公司已在国内重点项目全面实施绿色施工,并在援塔吉克斯坦议会大楼等境外项目推广应用,明显提升了企业美誉度。

  公司积极推动绿色建造,参编发布山东省绿色建造标准。承建了烟台市最大规模的超低能耗建筑社区“烟台万华人才中心”,立项山东省首批绿色建造示范工程、山东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试点示范项目;创新解决了空腔聚氨酯发泡保温外墙、聚氨酯发泡地面及屋面、发电玻璃等施工难题,成功实现了超低能耗被动式建筑技术的落地应用,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公司聚焦行业前沿技术发展,积极地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和BIM、AI、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不断的提高项目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上的水准,获评星级智慧工地58个,获省级以上BIM竞赛奖107项,入选我省首批建筑工程智能建造试点企业。下一步,公司还将继续推动传统建造向智能建造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助力我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飞龙集团作为省级“建筑业全链条龙头骨干企业”和“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基地”,在绿色建造产业链的构建与实践过程中,想必有不少宝贵的实践经验,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

  飞龙集团作为山东省首批“建筑业全链条龙头骨干企业”和“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基地”,我们以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为核心优势,深层次地融合绿色设计—智能生产—低碳施工—数字化运维全链条能力。核心特色包括:

  钢结构智造:建立自动化生产线万吨,通过智能箱型生产线、焊接机器人、MES系统和互联网+物联网+BIM等技术的应用,实现钢结构生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质量可追溯,生产状态、发运状态和安装状态即时可见。通过物联网将各个生产设备相互连通,数据即时采集,能源损耗、产量、设备状态随时掌握。

  钢结构设计:联合多所高校进行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研发,不断的提高构件标准化率,提升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超低能耗建筑:研发建设了适合烟台地区气候特征的全市首个高标准超低能耗公共建筑,即“飞龙集团创新研发中心”,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综合节能率58%,建筑本体节能率55%,年节约标煤约17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73吨;

  BIM全流程应用:设计端设计院通过BIM技术积极探索推进正向设计;生产加工端,依托钢结构加工厂,采用BIM技术将模型数据联动到生产设备,缩短生产前准备时间,规避错漏件现象;施工端通过可视化交底、模拟施工等不断的提高项目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近年来,公司也屡获国家级、省级BIM应用成果,在从设计到运维的数字孪生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

  未来集团将持续深化产业链融合,联合设计院、高校共建“绿色建造创新中心”;在拓展智能建造方面,与高校、企业联合开发钢结构AI质检系统,一直在升级工厂数字孪生平台,推动行业绿色建造产业链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请问潘总,山东惠晟为何选在在绿色建造领域进行创业,又是怎样抓住机遇,实现绿色可持续转型升级?

  近年来,随着 “双碳” 目标推进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升级,绿色建造已从 “选择题” 变为 “必修课”。山东惠晟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始终将绿色理念贯穿产业链全周期,从设计源头到运营维护,构建了 “全链条协同、全要素节能、全周期减碳” 的实践模式:

  通过 BIM 技术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将设计的具体方案与生产施工精准衔接,减少传统建造中 20% 以上的材料浪费。针对装配式建筑特点创新的模块化设计方法,使构件标准化率提升至 85%,工厂预制率提高至 90%,从源头减少现场作业量和碳排放。同时推广超低能耗建筑标准:例如由我们编制的《装配式节能结构一体化混凝土墙板应用作业规程》已经发布,目前我们的新建项目中,绿色建材使用率已达 85% 以上。

  施工阶段是产业链减碳的关键环节,我们通过技术革新与管理升级实现绿色施工。采用装配式与智能建造技术:现场推行的干法施工工艺,从源头上改变了传统湿法作业的高耗水、高污染模式,配合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工厂化集中生产,不仅让施工垃圾排放量降低 70%,减少了建筑垃圾清运和处理环节的碳排放,还使施工现场用水量直接减少 50%,每年每万平方米施工面积可节约水资源约 2000 吨。

  在数字化运维管理方面,自主研发的惠晟智造执行系统(HSPC-MES)构建了覆盖产品从设计、生产、施工到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数据链条,使管理流程规范化程度提升 50%,提高生产效率、降造成本。

  在生产环节的能源革新上,首创的太阳能热源养护系统实现了绿色制造的重大突破。该系统通过集热器阵列高效收集太阳能,配合储热装置和智能温控系统,为预先制作的构件养护提供稳定热源,全面替代传统天然气蒸汽养护工艺。经实际应用验证,太阳能养护系统使养护阶段能耗降低 60% 以上,每年减少天然气消耗约 80 万立方米,对应减少碳排放 1500 吨以上;同时使构件早期强度提升 10%,缩短养护周期 20%,实现了节能、减排与提质的多重效益。该技术已获得山东省科技成果认定,成为绿色建材生产的标杆技术。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 “全产业链绿色化” 为目标,在研发技术、模式创新和生态协同上持续发力,为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贡献企业力量。

  刚才3位企业家做了非常精彩的分享,不仅生动展现了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丰硕成果,更讲述了富有活力的品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故事。今天的分享让我们正真看到:绿色建造产业链让“好房子”正从顶层设计走向万家灯火;一端承载创新突破,一端托举共同富裕。希望各位记者朋友围绕今天见面会的内容,扎实采访报道,创意策划传播,在重要版面、黄金时段、醒目位置,推出一批有厚度、有力度、有温度的稿件和图文短视频报道,展示好、宣推好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的“烟台建造”品牌。在此也衷心祝愿3位企业家在创新征程上再攀高峰。